國家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:61120180004
陜公網安備 61030302000057號 陜ICP備06006751號
違法不良信息舉報:0917-3376965 郵箱:baojijb@126.com
陜西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 029-63907150
地址:寶雞市行政中心投資大廈9樓 聯系電話:0917-3376965 郵箱:bjnews@163.com
(寶雞新聞網 黃河)6月18日,第二屆張載思想文化研討會在寶雞召開,來自陜西師范大學、西安交通大學、西北大學、寶雞市社科院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及關學愛好者齊聚一堂,共話張載思想,傳承千年關學文脈。寶雞市政協副主席張新科參加研討會。
張載,字子厚,寶雞眉縣橫渠鎮人,北宋著名思想家、哲學家、教育家,宋明理學的奠基人之一。張載創立的關學,一直是中華文化的正學主脈,對宋明理學的主流精神和核心價值作出了巨大貢獻。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成立于張載誕辰千年,旨在匯集各方專家學者及仁人志士共同學習、研究、傳承、弘揚張載思想及關學。成立兩年多來,研究會積極開展理論研究及學術交流,已成為張載思想、關學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學習傳播的重要陣地。
本次研討會為期兩天,由民進寶雞市委會、寶雞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、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共同舉辦,主題為“弘張載思想,享萬世太平”。研討會上,國際儒學聯合會理事、陜西關學與實學研究會會長、陜西關學與南冥學比較研究會會長、陜西師范大學教授劉學智,西安交通大學教授、陜西省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——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馬治國等專家學者進行了精彩的主旨演講。
活動現場,還為紀念張載誕辰千年學術研討會優秀作品獲獎者頒獎,與會人員就“如何把張載文化的地域傳承和創新發展發揚光大”等話題進行研討、分享,并將前往張載祠和張載墓參觀。會前還召開了寶雞市張載文化研究會第一屆三次理事會。
舉辦本次研討會,既是傳承挖掘張載思想及關學文化時代價值的生動實踐,也是凸顯寶雞人文資源優勢,彰顯地域文化特色,助力文化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。目前大會已收到張載思想文化學術論文及文學作品20余篇,全國上千名關學及傳統文化愛好者通過網絡直播“云”上參會,共襄盛舉。
編輯:王可